地书是一种文化现象
2019-02-21 13:58:11
  • 0
  • 0
  • 0
  • 0


文/独鹤鱼飞


在城市的广场上,每天清晨都能看见一些写地书的人。他们是城市里的另外一道风景线。

这些老爷爷,老太太手里握着一支大笔,让人感觉很吃惊,很特别,很亲切,不由自主的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敬意。

走近他们,发现他们的笔会更特别。他们用废旧的拖把,木杆,在一端绑扎了布或泡沫塑料等软物制成了笔头,蘸上清水,把大地当做宣纸,尽情挥毫,自然而写,率性而为,酣畅淋漓,极为痛快。

有的手握一杆一米多长的大笔,蘸着清水,弓腰悬臂,提气凝神,写的很用心。有的拿着字帖在地面上临摹,有的背临,有的即兴创作。想写多大的字就写多大的字,不怕没有地方写,不怕浪费纸张。即写即干,即干即写。对拿着颜料和画笔在墙上胡乱涂鸦,到处乱写乱画来说具有环保的性质。

这些地书作品的字体各异,有的工楷,提按顿挫,一丝不苟;有的行书,水润滋漫,神韵自摇;有的狂草,笔走龙蛇,水滴飞溅,有的篆书,笔画匀称。这些字写在广场上,像是在举办书法展览,让人赏心悦目,叫人拍案叫绝。这些书法遒劲有力、形神兼备、气势磅礴。一幅幅地书作品洋溢着地书爱好者对书法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写书法不但能陶冶情操,消费闲暇时光,最重要是能延年益寿,提神和健脑,恢复老人的记忆力。

写书法向来就有练气之说,所以书法家们都很长寿。这对于这些老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意义重大,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说是其乐无穷。

在广场上练字,还能获得行家的点评,又能和书法爱好者共同进步,传承书法文化,增进友谊。

用练习书法的方式强身健体,对老人很有好处,避免了跑步和其它剧烈运动给老人带来伤劲动骨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写地书可以说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可以给晚辈学子传授书法技能和经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写地书,不是体育赛事,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做对自身身心健康的事。

相对于在纸上写字,地书没有商业性,没有可保存性,不可传世。是好是坏,乐在其中。

地书,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文明。地书,是传统文化的宣传片。

作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现象它将会在一些书法爱好者和离退休干部当中流传下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